“李代桃僵”,是什么意思?在博弈,权谋中有何典型用法?

“李代桃僵”原指李树代替桃树受虫蛀而死。据说,这个说法出自南宋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– 鸡鸣》,原文为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。后比喻主动或被迫替代他人承担灾祸、责任或损失。在博弈和权谋中,它常被用作弃子保帅、转移矛盾或嫁祸于人的策略,强调以局部牺牲换取整体利益。

下面学习志给大家简要介绍李代桃僵的一些典型运用及事例:

1. 弃卒保帅:牺牲次要目标保全核心利益。如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为平息军心,斩杀运粮官以推卸缺粮责任。

版权声明:如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。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,但请注明出处。任何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抄袭、转载、盗用本站内容,违者必究。

2. 替罪羊策略:权力斗争中找替身担责。如明朝严嵩让义子赵文华顶罪,自己脱身。

3. 战略误导:故意暴露假目标迷惑对手。近期热门的悬疑剧《棋士》中,崔业多次使用李代桃僵的计策,营造假象,达到干扰对手的目的。

4. 利益交换:以让步换取更大优势。如商业谈判中,故意让出次要条款以锁定关键利益。

该计谋的关键在于权衡代价与收益,需确保“李”(牺牲品)的价值低于“桃”(核心目标),否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

注:本文由学习志(Alearnersblog.com)原创,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5年4月21日 5:04:57 PM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